生病了需要吃药,但是到底该吃中药还是西药呢?中药疗程长,西药见效快。很多人想问中药有没有副作用,可以长期服用吗?
这几天每天都收到:中药有毒吗?马兜铃酸会导致肝癌吗?中药能不能长期服用的问题,今天统一为大家解答。
首先,我们要了解一个问题。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。无论是中药还是中药,都是一样的。辨证论治和对疾病和问题的整体看法,而不是对问题的单独看法。
中医药的发展是我国人民长期积累的。最早是身体不舒服。这个时候,偶尔吃点某种植物,发现自己的身体很舒服。记住这个情况,让大家吃。
例如,一万年前,一个人胃胀,不想吃东西。这时候,他去草丛里捡了些草籽吃,发现几次拉肚子后,肚子已经不胀了,还想吃。下次腹胀又遇到这种情况了,想着上次能不能吃草籽。吃完之后,真的很舒服,肚子也不胀了。反复几次后,他把这个方法传授给了身边的人。此药为牵牛籽,有消食止泻之功效。
很多中药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。一两部逐渐增加到现在的几万部药典。使用过程中发现两种药物的效果比较好,逐渐开始并用。这就是复方的由来。
现在我们在学中医的时候,如果脱离中医理论的指导,盲目地研究单一的药物,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。我的第一任中医大师李振华老师说:“中医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有效。如果中医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,那么中医就是一堆柴火。”;而中医不使用中药,则中药无用。”.
中药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使用,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。如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,就像炮弹不听指挥一样。以咳嗽为例。在治疗咳嗽时,首先要区分外伤和内伤。例如,外感咳嗽分为寒、热、干证。没有痰是症状。干咳或阴虚咳嗽,治疗为滋阴润燥,用百合、玉竹、石斛等治疗。
寒证咳嗽主要表现为痰白稀薄,以小青龙汤为方剂,如干姜、细辛等辛热之品散寒邪。风热咳嗽以咳黄稠痰为主。方剂为泻白散,药用生桑白皮、地谷皮等。如果感冒证也用一些清热的药,你觉得咳嗽可以吗?在这种情况下,这就是副作用,即药物的毒性。
如果我们喉咙痛,我们应该使用感冒药。这时候,你也可以使用一些热药。你认为它不会加重喉咙痛吗?这种恶化是副作用。中医一直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。例如,用热药治疗体寒,用感冒药治疗体热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。
从中医的角度看,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,水肿引起的炎症,稀释水消肿的方法可以减轻炎症;食物堆积引起的炎症可以通过消化和堆积来减轻;气虚体质的人或人容易上火发炎,这就是滋补气血可以治感冒的道理。
内热引起的炎症可以清热解毒,而不仅仅是大量的蒲公英和金银花来清热解毒消炎。当然,热也包括虚热、寒热、真热、假热等,如果不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使用,就会产生副作用。
中药的毒副作用是相对的,用好不会有副作用。我国原卫生部长陈竺用砒霜治疗髓性白血病,获得世界医学的赞誉。山西已故名医李克以善用毒附子着称。他可以用几百克生附子,15克生附子可以毒死一匹马。为什么他用了300克没有毒副作用却救了人命。
中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辨证施治。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,就会失去中医的优势。“这都是不现实的。就像一个人用钱雇凶手杀人,或者用钱买武器做坏事。你能说钱不好吗?是钱的使用者,而不是钱的质量.
什么时候当然,中医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根据人体实验经验总结出来的,而不是根据目前的药理实验。如果每一种中药都通过目前的药理试验来确定是否有毒,就需要大数据。这方面需要改进。
对中药药理的分析研究,不应该放弃中药理论的指导,更不能放过人体,让老鼠点头。想要让中医师抬起头来,和别人谈论中药的安全性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从鉴定到临床使用再到配伍和剂量,以及后期研究,都需要支持性研究。
相信在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和中医药从业者的努力下,中药的安全性终有一天会让数据说话,公平地陈述中医药的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