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郭儒逸
来源:商业人物(ID:biz-leaders)
5月29日,一家名为“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”的机构被警方通报,称其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,已立案侦查,法定代表人等均被查获。
这是近十天以来,北京第三家卷入核酸检测违规案件的机构。核酸检测这碗饭,看起来不再那么好吃。
过去两年,新成立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数量众多,瞄准的都是同一门生意。其中,有人成功捞到金,但也有人大概率会去坐牢。
在这个群体中,大赢家包括几家头部公司,它们的业绩因核酸检测爆发式增长。而在背后,是几个安徽人、广东人和浙江人创业多年,意外踩中风口的咂舌故事。
壹
1988年,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的广东肇庆人梁耀铭,被安排了留校工作。
年轻人负责的是校办企业的运营,这为以后广州金域医学的创立埋下了种子。
九十年代,广州医学院创办医学检验中心,主要靠出售检验试剂赚钱。据梁耀铭后来自己讲述,当时有一些中小医院在找大医院做检测时,往往受到冷遇。于是,这些医院便尝试让广州医学院代为检测标本,随着类似需求越来越多,梁耀铭从中看到了商机。
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董事长梁耀铭。图源:视觉中国
当时,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尚未起步,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是美国市场,处在懵懂中的国内同行,准备踏出这第一步。
梁耀铭起初遭遇了激烈反对,由于做试剂生意赚钱很容易,而如果做医学检测服务,没有人能够保证成功。顶着压力,梁耀铭和部分同事将医学检验中心的业务转型为医检服务,并开始摸索市场化经营。起步阶段是异常艰难的,因无法自主支配校内资金,1998年梁耀铭和二十多人众筹买下一台9万元的切片机,用于检测业务。当时检验中心每年出售试剂的收入是1000多万,检测服务收入却只有几十万,团队的信心一度倍感受挫。
2001年,苦闷中的梁耀铭重新看到希望。当时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EMBA,接触到美国一家顶尖医学检测公司的案例,他觉得“自己就像一个赶路的旅人,看到了前行者发出的光亮”,于是打算继续做下去。
国内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的首批创业者,在2001年不期而遇。
这一年,中山医科大学、广州生物工程中心以及何蕴韶等几位发起人,将中山医科大学名下的达安基因有限公司进行股份改制。同年10月,中山医科大学并入新组建的中山大学,中山大学成为达安基因的第一大股东。而安徽人何蕴韶,在改制后的公司中也拿到了一定话语权。
何蕴韶出生于1953年,1987年,他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和梁耀铭一样,毕业后他也选择了留校工作,并且很快萌生了创业的想法。
图片来源: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官网
当时,国内诊断技术产品市场几乎被外企品牌占领。1993年,基因检测PCR技术在国外出现,使基因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检验技术,何蕴韶准备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。
九十年代中期,国内PCR市场逐渐火爆,各地医院纷纷扎入这一热潮。但何蕴韶发现,当时国内诊断试剂市场缺乏规范,检测和仪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,且第一代PCR技术因假阳性问题难以成为成熟的临床检验技术,他尝试做出改变。
公开报道显示,1997年,何蕴韶团队攻克荧光定量PCR核心技术,到1999年底,又取得国内第一个荧光定量PCR试剂——乙肝病毒核酸(PCR)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相关证书。这意味着,达安基因的技术积累跨上一个台阶。
为将技术成果尽快产业化,达安基因有了上文提及的增资改制。先后经历两轮改制之后,达安基因从1999年时注册资本仅为60万的校办企业,成为一家规模迅速扩大的股份公司。
贰
希望从九十年代这场PCR热中淘金的,还有一个浙江安吉人——陈海斌。
在创办迪安诊断之前,陈海斌早年曾在上海一家医药公司供职,这家公司的产品就是PCR乙肝诊断试剂。由医药公司出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,医院负责提供场地,利润两家分成,这是当时陈海斌熟悉的一套运作模式。1995年,凭借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,这家医药公司赚到一个亿,这大大刺激了陈的创业野心。
陈海斌的首个创业项目与此类似,也是向合作医院销售PCR检测试剂。但后来由于政策原因,PCR检测技术一度被叫停,他的创业公司跌入谷底。因缘巧合,危机中的陈海斌顺利拿下某海外品牌仪器在国内的代理权,情形有所好转。但经过反思和市场调研,他仍决定建立自己的医学检测产品和服务,这样即使代理权有变,也能掌握足够的主动权。
图片来源:迪安诊断官网
陈海斌新的创业逻辑很简单:医院既然能成为自己检测设备和试剂的客户,那自己也能成为医院外包服务的客户。
实际上,这也是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的一条生存逻辑。考虑到国内医疗体系的现状,中小医院和基层医院往往不具备全面医学检测的条件,而大医院出于成本和效率的顾虑,提供完整的诊断检测也不太现实。这就为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出现提供了土壤。
起初,迪安诊断从医院处拿到的多为低端、利润微薄的检测项目,或者是医院暂时不愿冒风险的新型项目,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分成。随着互相信任的加深,迪安诊断逐渐在浙江市场站稳脚跟,为其后在全国范围内的连锁扩张埋下伏笔。
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,越来越热闹。
2004年,达安基因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,受到资金热捧。开市当天,何蕴韶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一同敲响铜锣,收盘时价格较发行价大涨113%。当时,达安基因号称已成为占据国内基因诊断市场70%份额的龙头公司。
对林继迅和林峰两兄弟来说,2004年则是他们创业的起点。这一年,艾迪康的首个独立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杭州落地,表明其正式进军这一领域。
之所以盯上第三方医学检测这块蛋糕,林氏兄弟也是受到美国同行的启发。彼时他们认为,只要能够复制美国同行的经验,创业梦便不难实现。
但据时任艾迪康总经理的郭尧后来对媒体称,公司创立初期十分痛苦,“独立实验室”的概念尚未被大小医院普遍接受。一直经过几年的艰苦拓展,从中尝到甜头的医院们才与艾迪康绑定在一起。据报道称,到2005年初,艾迪康杭州出具的临床检验报告可与11家市级医院相互认可,截至2007年底,艾迪康日均标本量从创立时的200多个增至3000多个,年销售额也一举跨过5000万大关。
叁
同行达安基因的成功改制,使深感校办企业掣肘的梁耀铭看到一丝机会。
2002年,他也引入外部资本对广州医学院校办企业(金域医学前身)进行改制,由广州医学院和员工分别持股,最终使其成为一家更加灵活的股份制公司。
2007年,金域医学的第一家外省子公司在济南落地,随后几年内,其子公司迅速扩张至全国各省会城市,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。与此同时,政策端的窗口也彻底打开,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地位受到明确肯定,它们很快迎来一个黄金时代。
就发展路径而言,几家巨头都绕不过连锁发展的模式。独立实验室的显著属性在于,既希望囊括最大半径内的医疗机构,但又不能影响标本检验的时间,以及最小化物流成本,这就需要达成一定的平衡。而建立一个连锁的服务网络,便成为最优的选择。
陈海斌曾说,“这个行业具有很强的排他性,一个省的市场空间通常也就是两到三家”。这意味着,像连锁酒店一样扩张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,就不得不为争夺各地市场展开血拼,各自加紧跑马圈地。
而奔向资本市场,则成为另一个重要目标。
迪安诊断于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,2017年9月,金域医学登陆上交所。这些业内龙头在IPO前后均受到追捧,迪安诊断曾在2015年站上160元/股的巅峰,金域医学更是在上市前一年遭遇众多机构突击入股,一时成为市场焦点。
相比之下,艾迪康的上市之路要更加波折。原本憧憬IPO的林氏兄弟,在2017年受到重挫。因发展理念不合,当时艾迪康的部分核心骨干纷纷出走,其中就包括另立门户的郭尧,艾迪康也几陷崩盘。2018年,林氏兄弟不得不出售公司,并退出管理层。凯雷资本一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。
今年3月份,继去年首次向港交所递表“失效”后,艾迪康再次向港股发起冲击。如果顺利上市,仍持有部分股权的林氏兄弟,有望成为核酸检测造富运动的新受益者。
肆
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
常态化的核酸检测需求,拉动这些第三方检测公司业绩暴增。如疫情之前表现并不突出的达安基因,2020和2021年净利润累计超过60亿。
今年一季度,核酸检测头部公司仍维持了较高的毛利率,虽然业绩增速有所放缓,但不断反复的疫情表明——“红利”还没有结束。
当年这些投身其中的创业者,正在经历一波迄今为止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行情。与那些违规操作被曝光的同行相比,至少到目前为止,他们仍然是最幸运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