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有益身体健康,尤其是老年人,适当做一些运动有助于延年益寿。不过老年人要注意平衡,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。事实上,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。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请看专家指导。
运动强度不宜过大
与年轻时相比,老年人在锻炼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。首先是规避风险,注意安全,当然也要注意是否有效。一些老年人往往不顾天气和个人感受,坚持锻炼。中年的运动方式、速度和强度一直保持到老年,不符合生理规律。运动量应随年龄适当减少。喜欢拉韧带的老人,不能不练力量就拉韧带。它们可以通过健身的方式增加腿部和上肢的肌肉训练。
喜欢球类运动的老人也要注意。有些球类运动过于激烈,容易造成心脏血管内的栓子破裂或脱落,阻塞大血管,造成心肌大面积坏死,心跳骤停。因此,老年人在打球时要调整心态,切不可急于求胜。如果玩的时候感觉心脏前部有短暂的刺痛和隐隐作痛,休息后就好了,那就不能再玩了。
步行是老年人首选的健身方式
步行是老年人首选的健身方式,因为它安全、简单、易于控制运动强度。平时体力活动较少的人,应每天连续步行30分钟,或每天至少走2~3次,每次10~15分钟的快步,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。脉搏最好控制在170减年龄,或比静息脉搏快20~40次,即静息心率70次/分,行走时达到90~110次/分。
走路有很多好处:
比跑步更安全:跑步时脚底落地产生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~4倍,可能导致肌肉和韧带拉伤。行走所产生的冲击力仅为体重的一半,可有效缓解因缺乏运动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僵硬、萎缩、疼痛等症状。
延缓衰老:人到了老年,体内新陈代谢减慢,摄入的脂肪不易被氧化利用,导致脂肪堆积堆积,肌肉松弛,体脂肪。如果能坚持昂首挺胸走路,可以锻炼肩部、手臂、背部、腹部、腿部、臀部等部位的肌肉,保持脊椎处于生理机能状态,延缓衰老。
增强心肺功能:户外步行是一种运动状态,可以促使心脏输送更多血液,满足身体各器官组织因步行而消耗的氧气,锻炼心肺功能,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。发病率。
增加骨密度:骨密度取决于您通常吃的食物类型和运动量。在阳光下户外散步有助于骨沉积并增加骨密度。
减轻精神压力:户外散步,被称为天然镇静剂,可以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,有利于减慢心率、调节血压、改善睡眠。
改善思维状态:户外散步可以激活脑细胞的兴奋性,加快反应能力,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。
走路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:
除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步行外,其余时间宜步行;以1小时的速度步行,上午一次,下午一次,不宜长时间步行;步行的地方可以根据情况,最好选择空气新鲜、环境安静的地方;走路时,走路要放松,精神要沉着冷静,心要沉着。,不去想任何问题;选择2~3厘米厚、底软、有弹性的鞋子;拄拐杖走路也是老年人不错的选择,下肢压力减轻,速度更快,步伐平稳,安全感强。
八大平衡保护身体
每种健身方法都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。选择过于单一的方法效果不一定好。应选择各部位的平衡练习或交替练习。以下是老年人可以选择的八种平衡练习。
脑身平衡:除了走路、跑步、打球等体育锻炼外,还需要交替进行脑力锻炼,如写作、练字、上网、打牌、下棋等。它不仅可以增强体力,还可以延缓大脑衰老,避免过度的精神或体力活动。
动静平衡:身心交替活动锻炼。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的同时,做冥想和冥想练习,放松全身的肌肉。进行动态肌肉活动(步行30分钟)和静态肌肉活动(每天10分钟膝关节屈曲大于90度的高位姿)。
上下平衡:活动下肢跑步和走路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,主要是腿部肌肉;还应进行上肢活动(打球、健身器材)的锻炼,使上下肢肌肉得到平衡锻炼。
前后平衡:人体的大部分运动是向前的,所以前群的肌肉和韧带占优势,后群的肌肉和韧带处于劣势。前后不平衡是许多疾病的根源。后退运动,如倒退、倒弓、仰泳等,可以加强下肌韧带。
左右平衡:大部分人的手或腿占优势,自然多用,对面处于劣势。左右交替活动的好处不仅在于平衡左右四肢,还在于平衡大脑左右半球的发育。
快慢平衡:快慢动作交替,如慢舞或快舞,慢走和快走交替,可以锻炼身体的各种代谢功能。
冷热平衡:在室外不同温度下运动,对机体免疫力和心血管平滑肌的舒缩作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例如,冬季寒风与夏季酷暑的温差高达30℃时,就需要锻炼。某种方法的好处怎么强调都不为过,某种方法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。对于年轻时没有洗冷水澡习惯的人,年老时应适当减少水温差。
纵卧平衡:人体大部分采用直立运动,需要平卧或横卧,以保持人体各部位重力和血液分布的平衡,减轻心脏负担,并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除了游泳,爬行也是一种水平运动。每次四肢向前爬行20到30分钟效果更好。